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下简称六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按照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上级单位部署和学校党委工作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学习、认真研究、广泛动员、周密部署,持续推进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地见效、开枝散叶。
学院领导班子加强组织领导,抓好顶层设计,按照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建议”的指导要求,结合体育院校工作实际和疫情防控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主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把思政课教学与学习宣传阐释六中全会精神有机统一,让思政育人更加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针对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本着深度融入、全面融入、重点融入、自然融入等基本原则,采取专题宣讲、主题讲授、知识点切入、经典历史回放等不同形式和有效策略,既保持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稳定性,又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要求,特别是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创性贡献。发挥六中全会精神的涵养作用,充分展现了党百年奋斗的豪迈气概和主动精神,讲出历史自信和理论自信,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等章节内容,专题宣讲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重点融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着力从理论上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结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章节内容,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为它是在百年奋斗中锻造的,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结合“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章节内容,讲清楚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及时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着重把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飞跃,讲清楚三大理论成果暨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党的百年奋斗史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刻揭示了一百年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团结带领人民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才创造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结合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引领抗战胜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进程。从1941年—1945年开展整风运动开始,重点阐释了党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三个决议: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结合专题四“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第二目“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知识点进行了重点展开。课程教学中回溯了“一大”13位代表,起初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后来为什么有的走了弯路,有的甚至叛党投敌,主要的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而且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所致。让学生明白必须始终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及时校正理想信念偏差,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以科学辩证的思维审视人生追求,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统一到党的共同理想上来。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中,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行了系统宣讲,重点总结了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重点阐述了“两个确立”的重大历史意义。